現(xiàn)在位置:
ホーム
> 最新情報
> 嘉徳通信
嘉徳通訊第123回· 中國山水畫の流れ
2019-03-05

  撰文|盧柯強

 

嘉德通訊123期·拍場擷珍 山水造境

賈又福( b.1942 )

高原黃土千里香

紙本 鏡心

39×131cm

嘉德通訊123期·拍場擷珍 山水造境

周韶華(b.1929)

風雪天山

紙本 鏡心

68×137cm

 

  山水畫萌發(fā)于晉,至唐代漸趨成熟并高居畫科之首。顧愷之、宗炳、張璪、郭熙、王履、石濤等歷代繪畫名家在筆墨章法、意境營造等方面均有影響深遠之觀點流傳于世。畫家們精心營造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丘園,是他們詩意棲居的精神屬地。丘園養(yǎng)素,也是士人君子努力追尋的高逸境界。

  及至近代,黃賓虹“九上黃山”、李可染“為祖國河山立傳”、傅抱石“寫生萬里行”等均是承古拓今的鮮明案例。新中國成立后,全國山水名手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時代特色鮮明的繪畫作品,形成了山水畫發(fā)展歷程中的一道特殊風景。

 

嘉德通訊123期·拍場擷珍 山水造境

吳一峰(1908-1998)

山城曉霧

紙本 鏡心

82×165cm

嘉德通訊123期·拍場擷珍 山水造境

陳玉圃(b.1946)

溪山遠眺

紙本 鏡心

96×179cm

 

  相較前人,當代畫家們有著更為優(yōu)越的交通條件,出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需要,他們自覺深入高山大川搜集素材、找尋靈感。置身山巒腹地,畫家們內心對山河的敬畏及親切之感油然而生,筆痕墨趣與臨境之感不斷生成和流變,在寫生中實現(xiàn)古人、造化、自我三位一體的互證互生,在情境互融中呈現(xiàn)自然的豐富性和生動性,這對打破“人在書齋坐,畫由心中生”的傳統(tǒng)繪畫模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筆墨當隨時代,今人今事與古時已相去甚遠。當代畫家們都是現(xiàn)實社會的在場者,當代山水畫家們汲取傳統(tǒng)營養(yǎng),以今人之視角回望古人眼中及筆底之山水,以創(chuàng)造符合當代表現(xiàn)所需的筆墨色彩語言及營造與當代社會交相輝映的山水丘園為至高目標并努力踐行之。本期“山水造境”專題精選賈又福、陳平、周韶華、陳玉圃、董欣賓、吳一峰、李勁堃等山水力作十二件組為專題,予以呈現(xiàn)。

 

嘉德通訊123期·拍場擷珍 山水造境

李勁堃(b.1958)

莽原夕照

紙本 四條屏

178×48cm(4)

嘉德通訊123期·拍場擷珍 山水造境

陳平(b.1960)

山南人家

紙本 鏡心

135×68cm

嘉德通訊123期·拍場擷珍 山水造境

陳滯冬(b.1951)

峨眉千佛頂

紙本 立軸

178×95cm

嘉德通訊123期·拍場擷珍 山水造境

董欣賓(1939-2002)

空谷幽蘭

紙本 鏡心

137×6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