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位置:
ホーム
> 最新情報
> 嘉徳通信
嘉德通訊第125回· 関山月「南國濤聲」の鑑賞
2019-05-08

  撰文|朱萬章

  此畫無論就其形制、構圖與氣勢,均可見其與其他同時期山水畫相類的風格,是其成熟時期的典型畫風。據(jù)關山月家屬考訂,此畫是以廣東陽江或海南島風景為藍本,是其兼具寫生與藝術創(chuàng)造的山水佳構。

  The composition and momentum of this painting, the similar style can be found in other landscape paintings of the same period, embodies the typical painting style of Guan Shanyue in his mature period. According to Guan’s families, the original of this painting was the scenery of Yangjiang, Guangdong or Hainan Island. It’s not only an excellent landscape painting from nature, but also an artistic creation.

 

嘉德通訊125期· 拍場擷珍 關山月《南國濤聲》解讀

關山月(1912-2000)

南國濤聲

設色紙本 鏡心

GUAN SHANYUE

WAVES IN SOUTH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108.5×160 cm??

出版:《關山月作品欣賞》,圖編29,集古齋(香港),1993年版。

展覽:“關山月作品欣賞”,集古齋(香港),1993年7月1日至10日。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是關山月(1912—2000)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又一高峰。在這一時期,涌現(xiàn)出了一系列以南中國地區(qū)寫生為主題的山水佳構,成為其藝術歷程的輝煌篇章。他在1983年到海南島,創(chuàng)作了《碧浪涌南天》,該畫獲得第六屆全國美展榮譽獎。他到廣東龍門風景區(qū)南昆山寫生,創(chuàng)作了《在山泉水清》。1986年,創(chuàng)作了《萬壑濤聲》;1988年,創(chuàng)作了《秋江泛舟》;1989年,繪制了《榕陰曲》、《巨榕紅棉贊》、《大地回春》、《鄉(xiāng)土情》;1990年和1991年分別創(chuàng)作了《輕舟已過萬重山》和《漓江百里春》等鴻篇巨制,在其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出現(xiàn)井噴現(xiàn)象。他在1987年所作的《南國濤聲》便是這類作品的縮影,是其藝術激情與創(chuàng)作高峰的象征。

  關山月創(chuàng)作《南國濤聲》之時年已七十六歲,對于常人來說,已到垂暮之年,但對于藝術生命極為旺盛的關山月來說,卻正是其藝術創(chuàng)作的盛年。此畫無論就其形制、構圖與氣勢,均可見其與其他同時期山水畫相類的風格,是其成熟時期的典型畫風。據(jù)關山月家屬考訂,此畫是以廣東陽江或海南島風景為藍本,是其兼具寫生與藝術創(chuàng)造的山水佳構。在創(chuàng)作此畫的前后數(shù)年,關山月不顧年事已高,多次到海南、西沙等地實地考察寫生,在大自然中尋找藝術的源頭活水。因而在《南國濤聲》中,我們可以見其得江山之助,以造化潤澤筆墨,使其畫富有靈氣和生氣。他所畫波濤洶涌的海浪,寫屹立于海浪中的礁石,描繪云蒸霞蔚的天際,以及近處棲息于山石上的小鳥,翱翔于風浪之上的海鷗,岸邊迎著風浪頑強生長的樹林和仙人掌,在其筆下,栩栩如生,很有身臨其境之感。畫中,有粗獷之筆,也有細膩之筆;有實景寫生,也有意象山水。披圖可鑒,關山月用筆老辣,賦色厚重,畫面給人蒼勁虬曲、人畫俱老之感,是其生命意志的體現(xiàn),也是其藝術漸臻化境的反映。關山月曾有兩首詩談及其晚年在南國揮灑山水的情景,一首為題《南海蔭綠洲》:“椰風林海涌飛鷗,三亞畫廊南圣游。斗室出來師造化,藍天碧浪綠沙洲”,是寫其在海南島寫生,從象牙塔出來回歸自然;另一首為題《綠蔭庇山泉》:“老來夢寐晚晴天,難得安居樂業(yè)年。寄意閑情憑禿筆,抒懷綠蔭庇山泉”,是寫其以翰墨寄情山水的晚年樂趣。而其《南國濤聲》,正是這兩種心境的融合:他從造化中求新奇,在遍歷佳山水中尋求筆情墨趣。從這一點講,這與其風格相近的《碧浪涌南天》有異曲同工之處。

  值得注意的是,在1949年以來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關山月的作品無不和時代休戚相關,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有深刻的

  時代烙印。從歌頌紅太陽或革命的《江山如此多嬌》、《井岡山頌》、《六盤山》等革命主題到《山村躍進圖》、《新開發(fā)的公路》、《煤都》、《龍羊峽》、《漢水大橋在建設中》等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建設浪潮,再到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均在其畫中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在創(chuàng)作《南國濤聲》期間,正是改革開放如火如荼之時。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又毗鄰南海,因而南海潮便成為時代先鋒的代名詞。在轟轟烈烈的大時代背景下,關山月創(chuàng)作《南國濤聲》很有一種以南國濤聲隱喻改革開放的涵義,是時代精神的自然流露。古人所謂“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正是其畫中意境。今年恰逢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現(xiàn)在重溫此畫,再重新回到關山月當初創(chuàng)作此畫的語境,可謂別有深意在焉。歷史學家羅元貞教授于1988年有《關山月大畫師八八年新作展》詩曰:“積健為雄勢派遒,龍年新作展金秋。構圖運筆甘中苦,繼往開來為國謀”,以此來解讀《南國濤聲》,無不切中肯綮。

  《南國濤聲》流傳有序。此畫曾于1993年7月1日至10日在香港集古齋展出,并刊載于當時出版的宣傳冊《關山月作品欣賞》中。其時,關山月尚健在,其作品大多由其本人親自提供或經(jīng)由本人認可。就其風格而言,確乎是可與同時期的《太平洋彼岸所見》(1984年,嶺南畫派紀念館藏)、《碧浪涌南天》(1984年)等諸作相提并論的。